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时间:2011年07月04日 00:00 作者: admin 点击:

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伴随这条道路的,是党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是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也是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和扬眉吐气,而指导这条道路的,则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创造性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新道路。与时俱进贯穿于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进程之中,是中国共产党90年理论创新之魂。
一、党的创新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个“时”,就是时代特征和不断变化的实际;这个“进”,就是发展和创新。与时俱进,就是指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使自己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适应。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的运动发展也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社会主体实践的过程,也是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变化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这是认识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没有实践,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基础;离开创新,理论的生命力也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之实践观点决定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向世人宣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是革命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它主要以批判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为己任,其中又经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阶段;二是建设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它主要是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其中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之所以会经历这两大阶段,这又是由它们的创始人所处的时代矛盾、特点和历史任务决定的,是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是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质的生动体现。
十月革命不仅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要观点,更重要的是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这就是与时俱进,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遵循这一理论品质,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可以说,中国共产党90年创新理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二、与时俱进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所在和力量源泉
回顾90年党的历史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和不断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我们党的事业就顺利、前进;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些个别论断去裁剪现实,我们党的事业就受挫,就失败。 19世纪中期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现实基础,这个基础在20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格而言,这种变化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我们既有因发展创新而辉煌的经验,也有因僵化教条而惨痛的教训。王明曾以“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自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绝对化,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毛泽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苏俄模式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及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力地推进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完成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我们党没有看到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我国建设和发展遭受到巨大的挫折,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领导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并在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但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观点,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反观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执政几十年的老党、大党,由于不能紧随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潮流,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先后失去了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历史的教训相当深刻,值得铭记。
从我们党90年的发展史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实践史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不断开拓,我们党的事业的每一个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与时俱进作为党的理论创新之魂,充分体现在它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这也正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所在和力量源泉。
三、与时俱进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创新的时代召唤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是教条,也不是神秘的宗教,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论断、思想当作宗教,原原本本地接受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不敢稍加创新,那么,我们就不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本意,而且人为地使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发展和创新的机理,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僵死灰色的陈词滥调,成为我们不断前进、跟上时代步伐的桎梏和绊脚石。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党要始终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要带领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就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内,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元化,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明朗化。在党内,党风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腐败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少数人中存在着信仰危机、信念动摇、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等现象。可以说,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宏伟蓝图,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不断创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来指导处理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可以说,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党的90年理论创新的经验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是我们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根本所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的根本所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所在。